当前位置:农技农业百科信息网 >> 水产知识 >> 详情

淡水养殖常见病害及防控措施


2025-09-17

淡水养殖常见病害及防控措施

一、常见病害分类及症状

1. 病毒性病害

(1)草鱼出血病:皮下肌肉点状出血,鳃盖、鳍基充血,肠道无食物但有黏液。

(2)鲤鱼疱疹病毒病:体表黏液增多,出现白色斑块,鳃丝坏死。

2. 细菌性病害

(1)烂鳃病:鳃丝腐烂带泥,末端缺损,多见于草鱼、鲫鱼。

(2)肠炎病:红肿,腹腔有黄色黏液,肠道充血。

(3)赤皮病:体表局部或大面积充血,鳞片脱落。

3. 寄生虫病

(1)小瓜虫病(白点病):体表、鳃部出现白点,鱼体摩擦池壁。

(2)车轮虫病:鳃丝肿胀,鱼体消瘦,多见于苗种阶段。

(3)锚头蚤病:虫体肉眼可见,寄生处组织红肿。

4. 真菌性疾病

水霉病:受伤部位出现棉絮状菌丝,多发于低温季节。

二、综合防控措施

1. 养殖环境管理

(1)水源处理:进水前用60目筛绢过滤,定期使用漂(1ppm)消毒。

(2)水质调控:保持透明度30-40cm,氨氮<0.5mg/L,溶解氧≥5mg/L。

(3)底质改良:每月使用微生物制剂(如枯草芽孢杆菌)改良底质。

2. 养殖管理技术

(1)苗种选择:采购SPF(无特定病原)苗种,下塘前用3%盐水浸浴10分钟。

(2)科学投喂:蛋白含量控制在28-32%,添加0.2%免疫多糖增强体质。

(3)密度控制:根据养殖品种调整放养密度,草鱼每亩不超过800尾。

3. 病害防治方法

(1)病毒病:注射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(0.3ml/尾)。

(2)细菌病:恩诺沙星(10mg/kg鱼体重)拌饵投喂,连用5天。

(3)寄生虫:铜+亚铁(5:2)合剂0.7ppm全池泼洒。

(4)真菌病:食盐+小苏打(1:1)合剂400ppm浸泡30分钟。

4. 生态防控技术

(1)混养模式:草鱼+鲢鳙(比例5:1)形成生态平衡。

(2)生物防控:每亩投放300尾黄颡鱼控制锚头蚤。

三、注意事项

1. 药物使用遵守休药期规定,恩诺沙星休药期≥7天。

2. 发病期间减少投喂量30%,增加增氧设备运行时间。

3. 定期镜检,寄生虫感染率>30%时需及时处理。

4. 建立养殖日志,记录水质参数、投喂量、病害情况。

四、新发疾病防控

近年出现的鲫鱼鳃出血病(由鲤疱疹病毒Ⅱ型引起),需特别注意:

1. 发病水温18-28℃,传播速度快。

2. 防控要点:彻底清塘(生石灰150kg/亩),发病期禁止换水。

3. 治疗方案:聚维酮碘(0.5ppm)全池泼洒,配合黄芪多糖内服。

标签: